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精彩图文

12
返回列表 发新帖
楼主: 崔乃久

关于我们家族祭祀问题咨询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0-8-5 15:00
  • 发表于 2012-7-19 20:36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祭地现场的纪律要求极严。皇帝经常旨渝:陪把官员,必须虔诚整肃,不许迟到早退,不许咳嗽吐痰,不许走动喧哗,不许闲人偷觑,不许紊乱次序。否则,无论何人,一律严惩。据史料记载:清嘉庆二十四年五月甘四日,因恭修皇祗室内乾隆皇帝之神座,而派遣成亲王代行祭告礼。由于成亲王向列圣配位行“终献”礼时,亲。乱了先东后西之次序,事后被革职退居宅邱闭门思过,并罚扣半俸10年,照郡王食俸。此例可见君王对祭地礼仪之严肃认真。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0-8-5 15:00
  • 发表于 2012-7-19 20:36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祭祀结束后,按制度规定要向有关官员分赐食肉,叫“颁胙”。祭前,由太常寺负责登记造册,并发给胙单,(取肉证)至各衙门。,祭毕,各衙门持昨单各自到祭所领取。据记载:宗人府、内阁各10斤,六部、理藩院、都察院、通政使司、大理寺、乐部、京[]道各7斤,太常寺蛮仪卫、詹事府、顺天府、太仆寺、光禄寺、鸿胪寺、六科五城各5斤,翰林院、起居注、国子监、太医院、钦天监、中书科各4斤。 祭地对平民百姓并无好处,特别是大兴、宛平两县既要派驻坛户守坛,又要负担200多名厨差役夫,还要摊派祭祀所需的杂费银两。当然,对这两县的官员来说,倒是件有名有利的大好事。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0-8-5 15:00
  • 发表于 2012-7-19 20:37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祭祀礼仪 - 由来0 K6 s% p  C% y( t
    , a$ _8 H$ _  ~- |' e
    祭祀先祖
    ( c; m& X4 w* Z; m焚香点烛击鼓鸣钟,宰牲献酒,顶礼膜拜这些仪式一般从祭社仪式移植而来的,在这道仪式中在先秦之时已存在的击鼓,有初为权宜之计而后成定俗的,如点香。点香据传来的自后秦时佛学大师鸠摩罗什,他曾派弟子往西域求取佛经弟子,惧而不敢去,乃拿龙诞香一支给弟子谓有难时焚烧,自有救助,佛门中焚香由此怡。后由佛门传到民间,点烛则原于宋以前。古时祭祀多在百姓,为照旧而点烛,后都成不移之规了。
    . a! ~3 N, }5 z' Y3 n/ W傩神出洞
    0 X0 x$ k4 z! r出洞:“噼呖拍拉碰,小年傩爷要出洞”。
    . r1 _2 F1 {8 I2 a8 l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廿四日(俗称小年)一早便将大柜的封条撕去,打开柜门把所有的神面具都拿出来,放在神案上,供人观看玩耍。
    : T. ?' c( u6 _出行; |% b  H$ i5 N& I3 T. t
    “咚咚锵锵,咚咚锵锵,新年初一傩爷出行。” ( s' s" y, Y6 T, ]8 `% `& \
    每年春节第一天,傩爷出行,走遍全村(社)家家都准备香烛鞭炮,三牲酒礼在路旁进行迎送,其仪仗队很是壮严,前有牌匾土号各种彩旗,万民伞,大锣大鼓开路,接着是四人抬的大轿(傩王爷轿),抬着所有的神面具,举着各种神面像,进行游行,后面还有乐队吹奏,确实热闹非凡。
    3 Y# n5 \$ U- o. N2 D! l耍傩神
    9 A2 A" w9 X2 O: X4 }, `8 s“正月闹新春,家家耍傩神,更要有味道,就要耍全道。” 8 F. d. |; ~. Z% z
    正月初一出行之后,初二日便在各家各户耍傩神,一般只有欧阳、白马两将军的面具率领四大天将,敲锣打鼓搁剑弄斧地玩一场,每家只用香烛鞭炮进行迎送,只要一至二天的时间便可耍完全村各户。随后便有邻村(南坑、团丰、大岭、双凤、横江、上丰、芦溪)及各企业单位邀请去耍,也有的人家晚上请去耍全套的(具体内容详后),需费时两小时左右。5 W6 x+ d* z) J& t
    封洞3 B" |- ^3 W8 q) e. D1 O( s/ s) U
    “男女老少要开工,元宵傩爷要归洞。” - H$ B, c/ o' k5 l- @6 n1 X5 l+ z
    由于过了十五元宵节,儿童要入学,大人要开工,人们也无闲再耍傩神了,为了避免遗失和损坏,便将所有面具安放在神龛内,贴上封条,谓之封洞,平时练习傩舞不用面具。
    0 Y5 z4 X2 q  w# v祭祀礼仪 - 种类; J+ u+ ]1 h2 I* z0 e

    4 H. H* q$ ^+ |5 H祭祀礼仪5 T9 O+ U- a, s9 p% J* Y
    1.祀先代帝王
      N* U, X) E8 T+ M: U' J& K$ G  H. M- u* o5 k3 S
    《礼记·曲礼》说:“法施于民则祀之,以死勤事则祀之,以劳定国则祀之,能御大灾则祀之,能捍大患则祀 之。”对于“有功烈于民”的先代帝王,如帝喾、尧、舜、禹、黄帝、颛顼、契、冥、汤、文王、武王等,都要举行崇祀。后来,受祭享的先代帝王人数越来越多。
    % h4 }8 Y5 h0 G% q  Z; U
    9 g( h) b$ T5 j8 O2 n秦始皇在巡游天下、经过名山大川时,曾经祭祀先代帝王。他到云梦,望祀虞舜于九嶷山,因为相传虞舜死后葬于九嶷。他到会稽,会稽有大禹陵墓,于是祭祀大禹。后来历代帝王出巡,多仿效秦皇,祭祀先王。自汉代起,开始为先代帝王维修或营建陵园,分别立祠祭祀。光武帝时,皇宫中有古代圣贤帝、后画像,不过那大概还不是用于祭奠行礼的。 ' L9 p7 J$ v# c9 _$ H

    # C+ L  ]2 I9 k! p隋代以祭祀先代帝王为常祀。在京城立有三皇五帝庙,另立庙祭祀三皇以前诸帝,并且在先代帝王始创基业的肇迹之地分别建置庙宇,以时祭祀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,太祖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。嘉靖时,在北京阜成门内建历代帝王庙,祭祀先王三十六帝,择历朝名臣能始终保守节义者从祀。清代沿用此庙,初祀三皇、五帝等。后又改变原则,“凡为天下主,除亡国暨无道被弑,悉当庙祀”。(3)对于先代帝王的陵寝,清代祀典规定祭祀三皇、五帝以下数十处,春、秋二季仲月致祭,或在陵寝筑坛而祭,或在当地享殿行礼。凡皇帝巡游,途经先代帝王陵庙,皆有祭享之礼。清统治者特别对明代诸帝陵墓,更是优礼有加。这显然是出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、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需要。 ; I- c. ~0 j$ A5 W3 u8 G; X

    5 B+ h  t1 q: ]* s/ q* s/ P# s2.祀先圣先师
    # Q% _7 ]' a  R  K, r- j, m4 a8 F# W6 z" O
    祭祀先圣先师是立学之礼,礼经并未实举其人。汉魏以后,逐渐以周公为先圣,孔子为先师;或者以孔子为先圣,颜回为先师。唐代确定孔子为先圣,颜回为先师,从此以后不再变更。对于孔、颜,历代帝王益封爵,赠谥号,直至用天子之礼乐优加尊崇,祭祀典礼极为隆重。 2 o# c6 `% v- ~& @
    + V9 @9 f" [8 P, l
    《礼记》所载立学祀典,不过“释奠”、“释币”、“释菜”三项。“释币”,即有事之前的告祭,以币(帛)奠享,这不是常行之礼。“释奠”,是设荐俎馔酌而祭,有音乐而没有尸。“释菜”,是以菜蔬设祭,为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的礼仪。唐、宋以后一般只用“释奠”礼,既作为学礼,也是祭孔礼,仪式则日趋繁琐。
    9 e) g6 i' i8 n/ O6 N; H* `; @/ A8 Q7 Q2 V* [" S
    祭孔始于汉高祖十二年(前195年),当时孔子的地位并不高;汉平帝才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。学校祀先圣先师周公、孔子,始于东汉明帝永平二年(59年)。南北朝时,太学内已立有宣尼庙,祭祀时设轩悬之乐,用六佾之舞,牲牢器具,依上公之例。每年春、秋二仲月,行释奠之礼;每月初一,国子祭酒率博士以下及学生拜孔揖颜。各地郡学也都立有孔、颜之庙。唐宋以后孔子封爵加至“大成至圣文宣王”,从祀弟子、贤人封为公、侯。元代世祖时虽有一时贬黜孔子及儒家的举动,但成宗即位后立刻恢复尊孔。直到明朝嘉靖时,世宗才废除所封孔子王号,取消了塑像,降低了原用天子之礼的祀典规格,称为“至圣先师”。清代,盛京即建有孔庙。定都北京后,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,立文庙,孔子称“大成至圣文宣先师”。祀礼规格又升为上祀,奠帛、读祝文、三献奠爵,行三跪九拜之礼。雍正四年(1726年),又定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,全体官民军士斋戒一日。在孔子故里(曲阜阙里),春、秋祭祀与太学相同,其庙制、祭器、乐器及礼仪也都以北京太学为准式。 - a9 y: G6 U3 T" U3 I7 L2 O5 |

    * u' a6 ^8 U6 o- `5 j祭孔礼仪在文庙举行。唐玄宗又为姜太公师尚父立武庙,肃宗又追封姜太公为武成王。其祭祀礼仪与祭孔类似。至明初,由于明太祖的反对,武成庙才被废止。 . h6 N; f- k# D
    6 b4 O* `% q" S2 ~. K$ B
    宋代又有算学先师之祭。宋徽宗大观三年(1109年),立黄帝为算学先师,但典仪规格较低。 7 T/ z) ]  V2 }
    4 [; W1 c' H. G& j& a$ y
    3.藉田与享祀先农之礼
    - \8 C, E, f1 `
    ' Q* h3 a7 O- S2 Q《礼记》有“天子为籍千亩”,“天子亲耕于南郊,以供斋盛”的记载。(4)藉或作“籍”、“藉”。藉礼,就是祭祀农神,祈求丰收的礼仪。农神,也称“田祖”,又称为“先啬”,汉以后通称“先农”,认为就是教民耕作的神农氏。藉田在春天举行。
    ' y* p" P4 z6 b) w, q  U0 }8 g* V
    4 b  k7 P& l! z* E+ z# ^藉田礼为历代帝王所遵循,而且仪式日趋繁复。南北朝时,在先农坛北建御耕坛,围以青幕,供皇帝观看农夫耕种藉田情形之用。宋以后就直称“观耕台”。
    2 p/ i2 M3 j- w# S: d% k
    5 @7 A* A' m' S8 H5 G明、清时的先农坛都在正阳门外,为一成方坛,东南方有观耕台,藉田时才加以陈设,附近又有神仓等建筑。今仍有若干古建筑保存。
    ( |4 H- {4 v! L
    / p4 D# }2 m4 \# G; [藉田、祀先农是古礼之孑遗,本有重农、劝耕的良好意愿,但历代帝王的亲耕藉田,表现与宣传个人的意味太重,难怪就连有的皇帝自己也说,藉田是“空有慕古之名,曾无供祀训农之实,而有百官车徒之费”。(《晋书·礼志》) / [, J3 ?, b' R: n) T
    ) I4 n' [. O& \* D
    4.亲桑与享祀先蚕之礼 3 S6 W1 j# \! C
    5 z/ Z# _) t/ [7 P2 Q7 l4 J4 r0 z  `
    天子藉田,王后就去采桑养蚕。礼经有仲春“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”的记载,亲桑、享先蚕之礼就是据这项活动而制定的。$ z3 {( k+ ]; u8 W+ Z

    ; ?7 Y; ~1 X6 r8 D* X$ L" B2 Q5 Z. X5 ?史书记载,汉代已有此礼仪,皇后率领公、卿、列侯夫人到东郊苑中采桑,并以中牢羊、豕祭祀蚕神——苑窊(wā)妇人和寓氏公主。当时,宫中蚕室养蚕在千薄以上(薄是养蚕的竹帘),蚕丝由织室纺织,用作祭服。魏晋以后,亲桑礼与藉田亲耕礼比附,遂相应地建造了先蚕坛,又有皇后“采桑坛”。 ! m2 A9 J7 ^9 D; r' b: [7 B+ v
    % ~" u+ r6 [4 e- M# L/ w. _& u
    明嘉靖十年(1531年)在西苑(今北海公园)新建先蚕坛,废去北郊安定门外的旧坛。实际上,当时亲蚕礼只举行过几次,嘉靖十六年起干脆明令作罢。清代的先蚕坛在西苑东北角(今北海公园后门一带),并有观桑台、亲蚕殿、先蚕神殿等建筑,但皇后很少亲自莅临,常派嫔妃或官员代祀。
    1 {  u1 k/ k, _6 l
    : B) }! e1 }2 p8 T* q" M, `历代所祀蚕神各有不同。后齐曾祀黄帝轩辕氏为先蚕,后周又以黄帝之妃西陵氏为先蚕。西陵氏名嫘祖,后代民间养蚕,多祭嫘祖为蚕神。另有一说,房星天驷为先蚕。因此,祀先蚕也有祭天驷星的。 4 a, L- \1 E. N

      ?! T, T% N; }7 j; I
    + D$ R3 r1 x& v/ o' T& f# x0 a少数民族祭祀
    2 w, x! ?  d. B2 h5.享先医
    # K2 H& W! F- M) T
    2 Q2 P6 n* t- Q2 F/ @; ]  E- j6 D2 M元成宗元贞元年(1295年),将三皇定为先医,令天下郡县加以祭祀。明、清沿用其制,皆在皇宫内太医院设殿享祀。每年仲春上甲日由皇帝遣官或太医院正官主祭,全体医官陪祀。
    5 ]3 n  H- k; P2 w: G( ]: b( j6 x
    # b4 u% s) o* ]; @- _2 J6.五祀
    ) z8 f* p1 c3 ?3 X' M" j. y' M( O& {6 }! }* v
    五祀指祭祀门、户、井、灶、中溜,也有作户、灶、中溜、门、行的。五祀与五行、四季、五脏等搭配,春祀户;夏祀灶;季夏之月(六月)祀中溜,中溜即中室;秋祀门;祭井也在冬季。汉魏时,都按季节行五祀,孟冬之月“腊五祀”,总祭一次。 & R. t: x- w( t4 \1 ^+ F! a

      R1 _3 V% t) T* C( `; p唐、宋、元时又采用“天子七祀”之说,祀司命、中溜、国门、国行、泰厉、户、灶。这里的“司命”,不是星辰,而是宫中小神,相传主督察人的年寿、行为、善恶。泰厉是无人祭奠的野鬼,主杀害。明、清两代仍祭五祀,岁终在太庙西庑下合祭。清康熙以后,罢去门、户、中溜、井的专祀,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。这就同民间长期流传的灶王爷(灶神)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了。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的习俗。 : e. B. }+ c5 ]8 ]& @# ~
    " N- ?6 U' i, V
    7.高禖(méi) 8 \+ G- C; W- v4 i% G& D
    ' \9 T% z# I4 M5 ^' s2 y  N5 V2 P2 K
    高禖是乞子之祀。《礼记·月令》说,仲春之月“玄鸟至,至之日,以太牢祀于高禖,天子亲往。”玄鸟就是燕子。《诗经·商颂·玄鸟》: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。”古代相传,简狄吞鸟卵,而生契。契是商民族的始祖。高禖是求子之祭,在玄鸟由南方北归之日举行,可能与此故事有关。一说高禖之神是女娲。清代学者王引之认为,“高”是“郊”的假借字,所以祭于郊外。看来,高禖是远古妇女乞求生育之祭的延续和发展。
    $ z" X2 N( E9 D! G, t( A高禖之祭,设坛于南郊,后妃率九嫔等参加。 2 y1 V' F( K& x

      l+ b% w2 H% C3 g* z' V9 u高禖之祭始见于《汉书·武五子传》。汉武帝年二十九始得太子(戾太子),乃“为立禖”。魏晋南北朝,各国皆有高禖之祭,但直至唐、宋时才依照礼经制定了礼仪。宋代高禖坛,以青帝为高禖,于春分之日行礼。金代高禖祀青帝,在皇城之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,正位祭的是昊天上帝,台下才设高禖神位。
    8 @  r5 X5 `! a- B* @5 g/ q5 z9 A' p: s, T0 S$ z
    清代无“高禖”之祀,而有“佛立佛多鄂谟锡玛玛”之祭,又称“换索”,据说主要目的是保婴。司祝歌祷辞云:“聚九家之彩线,树柳枝以牵绳,举扬神箭,以祈福佑,以致敬诚。某年生小子,绥以多福……。”(《清史稿·礼四》)这是满族的传统习俗。
    ( Y1 p. y) c- ~+ G
    7 m* E+ I& p0 ^7 ]8.傩 $ J1 L; `, s& W

    & O7 m( [; M; \' C% `2 {2 }! K傩(nuó)是驱除疾疫之礼,《周礼·夏官》有“方相氏”,蒙熊皮,以黄金为四目,著玄衣朱裳,执戈扬盾,率百隶而于季春、仲秋、季冬三时为傩礼,索室驱疫。东汉时,傩礼在腊日前一天举行,也称为逐疫。 * o. w. Z/ N! ^5 e

    9 P& l# @1 z- M& I+ v" E0 p9.蜡腊 $ D. S0 e6 s: j4 V
    * ^; `' d- U; @3 ]
    蜡(Zhà)、腊本是两种祭祀,蜡祭百神,为报答一年来恩佑之功;腊,原写作“腊”,祭先祖、五祀。有人认为这是同日异祭(隋杜台卿《玉烛宝典》);有人则认为是同祭异名(汉蔡邕《独断》)。按《礼记·郊特牲》“天子大蜡八”,蜡祭八神都是与稼穑年成有关的神。腊祭则是用狩猎获取的禽兽祭享祖先。虽然两种祭祀起初并非一事,大概因为它们都是岁末的合祭,后来便混为一谈了。
    % f) H- i6 W7 d: f  A( K5 q
    ) p& ]9 ~- P5 |( Q1 g史书记腊祭,始见于《左传》。虞君不听宫之奇劝谏,假道晋军伐虢,宫之奇叹曰:“虞不腊矣!”时在鲁僖公五年(前655年)。《史记》记秦惠文王十二年(前326年)初行腊祭。秦始皇信从歌谣之言,腊祭更名为“嘉平”。汉代仍改为腊,祭祀宗庙、五祀、百神,慰劳农夫,大飨燕饮。后蔡邕又有“五帝,腊祖之别名”的说法,因而各朝都依五行相代理论选择腊祭之日。 . C2 l* m% X+ U$ {; t9 J
    ; ?( a4 Q  h9 o9 I1 H/ d& S; a- M
    北周时,腊祭又称蜡祭,于十一月祭神农氏、伊耆氏等。 8 c$ N8 \! V/ [2 I! p; N6 P

    0 {% x$ a% Q$ L: N' C隋初沿用周制,定孟冬下亥日蜡百神,腊宗庙,祭社稷。开皇四年(584年),隋文帝下诏,停止原行蜡祭,改为十二月举行腊祭。唐贞观十一年(637年),定蜡腊之礼,于季冬寅日蜡祭百神于南郊;卯日祭社稷于社宫,辰日腊享于太庙。祭礼同圜丘祭祀。
    5 |3 u! d7 a2 k0 n+ Q% z+ O) m% q; L" X& @# f
    宋代以十二月戌日为腊日,建蜡百神坛,同日祭社稷,享宗庙。神宗元丰时又改为腊祭前一天蜡祭百神,四郊建四坛,各祭其方之神。南宋绍兴时定蜡东方、西方为大祀,蜡南方、北方为中礼。元、明后,国家祀典已无蜡腊之祭,但地方州府或有“八蜡庙”,蜡腊之祭仍在民间举行。. }; }3 }; Y; {8 l2 n: S+ H, M
    历代礼书“吉礼”事项最繁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周密而庞大的神鬼体系,几乎可以说无处不有神鬼,无物不有神鬼,这里所介绍的,仅是纳入国家祀典的、比较重要的神鬼祭祀。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 
    做人要厚道,看帖要顶!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 ←【左边有快捷回复哦】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关于我们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联系我们| 加入收藏| 设为首页| 意见反馈| 中华崔氏网

    QQ|Archiver|手机版| 中华崔氏网 ( 苏ICP备15036060号 ) |网站地图

    声明: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,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。

   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,均属于个人观点,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!

    GMT+8, 2024-12-28 20:02 , Processed in 0.050160 second(s), 15 queries , File On.

    技术支持:中华崔氏网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