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的每日心情 | 开心 2020-8-5 15:00 |
---|
|
发表于 2010-2-16 19:29:24
|
显示全部楼层
明上党
元代统治者从忽必烈死后到元顺帝即位,朝廷政局动荡,40年间换了10个皇帝。上层权贵互相残杀,贵族集团派系争斗,在晋中,蒙古王公派系战争不断,扩大到上党地区,长治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难以计数。由于战乱不休,军事消耗益重,这些财政负担都以租赋和苛捐杂税形式转嫁到小民头上。
; }" a+ ]2 N, l9 g8 [9 _+ K( k3 Q6 _( b0 |. ^3 e
成吉思汗将功臣封地安置,世袭为官,忽必烈时又重新分封,固定了封地。蒙古贵族分封于山西者10余人,有封户近2万,后又有增封。这批蒙古王公占据了大量沃土,有的将良田变为牧场或官僚、宫观寺院的私田。晋北静乐、宁武、岚县及晋东南长治、高平一带布满此类封地,蒙古部曲恣横,侵夺农田,役人放牧,残伤桑果,以致百害蜂起,农业生产凋敝。百姓不能供其租税者,便罚为奴隶。(《元文类》卷66《参知政事王公碑》)蒙古王公又要当地人民为其牲畜提供饲料,增加了人民的负担。元廷的苛捐杂税和沉重劳役,也使人民无法承受。元成宗时,号为盛世,徭役仍颇繁剧,元贞二年(1296),上党迫于年例(贡赋),远输之役,“人情汹惧,道路嗷嗷”(《上党五龙庙记》)。由于蒙古王公祟佛,大兴寺观建筑,征用民力,使人民苦不堪言。至于佛道寺观占有大量土地而不事生产,又不缴租赋,其负担即分摊于百姓,致使人民无以为生,不得不铤而走险。蒙古王公又额外向百姓勒索,不供需者则拷打械系,如此诛求无已,人民只好流亡,甚至出现“人自相食”的惨状。元朝中后期,吏治败坏,官吏横暴,更激起尖锐的民族矛盾。
6 Z3 b7 ^8 m5 P0 w/ p- k+ J/ ?4 P9 B: D3 a- d
4 y+ ^0 x* Y; T9 y) O
5 G5 J( @, A" w5 U7 T9 e3 z' V
1351年白莲教首领刘福通、韩山童领导的黄淮地区的北方红巾军首先起义。游方僧出身的朱元璋1352年在濠州投奔郭子兴部。1355年郭死。朱元璋被韩林儿(韩山童之子)大宋政权封为左副元帅,直接听命于宋。1356年攻占集庆(今南京),建立了根据地。经十余年转战,统一了东南各省。1366年,朱元璋杀韩林儿,独霸一方。1367年,朱元璋命大将徐达、常遇春率25万大军北伐,传檄号召:“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,立纲陈纪,救济斯民。”计划先取河朔,西阻关中,然后北攻大都(今北京)。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,建元洪武,国号大明。8月攻陷大都,元顺帝北逃,元亡。
9 B; b1 E5 T9 ]. A* z. [$ q1 I L: [
明洪武元年(1368)八月,朱元璋遣大将徐达,率步、骑兵25万余,以南北两路夹击山西元兵。冯胜、汤和、杨璟一路由河南武涉取怀庆,逾太行克碗子城,抵上党南界(今长治县东火乡境)。元大将扩廓帖木儿(王保保)派韩扎儿驰援潞州守将关保。两军在韩店(今长治县韩店村)一带相遇激战,旌旗蔽日,马嘶鼓鸣,明师大败。此后,明大将徐达与元兵废战数十次,转败为胜。明军夺取潞州后,乘胜直捣太原、大同,元兵退至长城以北。
( i i. S7 T' [0 ]* Q
; G7 R# c9 q9 D$ X) D! \; Y 洪武初期,明军在晋北、晋西与元朝残余势力进行了近20年的较量,终于扫清了残元力量。洪武二十年(1387),明朝统一全国。
6 ~6 l* T9 h. g# R8 X' @5 M7 F' p9 Y& z, z* H A: d1 L
为防御蒙古军事贵族的袭扰,明廷在东起鸭绿江、西至嘉峪关一线,设置辽东、宣府、大同、榆林、宁夏、甘肃、蓟州、太原、固原九大军事重镇,史称“九边”。山西境内,有大同总兵驻大同,太原总兵驻偏关,在晋北设两道军事防线,以后形成大边,即大同以北之长城;二边,即晋北偏关、宁武、雁门三关为主要隘口的内长城。大同为“京师之藩屏”,驻军13万。太原城于洪武九年(1376)扩建,继续屯田,以加强军事防卫。
& `0 y. w9 \5 y, h, R, ^9 [
0 y: |7 e+ \& Z n9 l* O8 i a: c 洪武二年(1369),明廷承元制在山西置行中书省。洪武九年(1376)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同时设提刑按察使司、都指挥使司,地方有互不统属的布政使、按察使、都指挥使三个长官,合称“三司”,分掌民政财政、司法监察、军事,皆隶属明廷中央。全国凡布政使司有13个,与北直隶、南直隶并列。山西布政司同各地一样,以下设府、州、县。州分散州、直隶州两种,散州属府,直隶州属布政司,分别类似现今之地级市和县级市。山西之三司均驻太原。
) r1 M% B, A, F% P$ n
+ I3 T3 v" X. I. g d 山西布政司初领4府14州。万历二十三年(1595)改汾州为府,始领5府、3直隶州、16属州、79县。5府为太原、平阳、汾州、潞安、大同。3直隶州为泽州、沁州、辽州(今左权)。(参《明史·地理志》)& g* R) v7 T. U0 o/ F, V! k" [6 Y, L
( t# O# I, U& M! S$ m* n: D2 w1 q. W 布政司与按察司各有派出机构驻各地分区,称分守道和分巡道。布政司之分守道有冀宁道(驻省)、河东道(驻蒲州)、冀北道(驻大同)、冀南道(驻汾州)。按察司之道为三,即冀宁道、冀北道与河东道。按察司又分分巡、兵备两个系统,分巡道有冀宁、冀南(驻潞安)、雁门三道;整伤兵备道设雁门道(驻代州)、大同道(二员分驻大同、朔州)、阳和道、潞安道、岢岚道。. @8 e# a' T( J/ r
- ?6 U0 L1 a2 D
在兵制方面,明朝实行卫所制。5600人为一卫,长官为卫指挥使,下有千户、百户之官。山西都指挥使司,在洪武八年(1375)由山西都卫改称,领9卫。同年,大同都卫改山西行都指挥使司,领17卫、3守御千户所。明制,总镇一方者为镇守,独镇一路者为分守,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,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。(《明史·职宫志五》)4 o4 z J: k) X1 T* y
( e$ t# N, x9 q1 L" E$ f, c( \
明初洪武年间则以官方强制性组织,“移民就宽乡”,屡次从“泽潞二州”、太原、平阳及辽、沁、汾州向河南、河北、山东等地移民。永乐间,山西更成为移民重点,洪洞大槐树成为移民聚迁地之标志。$ p; P# h. T9 ?" t3 f
2 ^+ V9 J# @+ |
明太祖为维护家天下的统治,实行封王建藩制,但不同于先秦与两汉,明确有“列爵而不临民,分藩而不赐土”的原则,即不参与封地内的行政事务,只享受“岁禄万石”的特权。在明朝初期藩王拥有护卫甲士,少则3000,多则近2万,如晋王、燕王、宁王驻近北边,均授予兵权,以防御蒙古。为了避免权臣擅政,规定诸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之权。其26个儿子除太子与皇子楠之外,24人都封王。封到山西的有晋王朱棡、代王朱桂、沈王朱模。" ~* v* c1 ~: a6 b2 G5 R! ]3 m
( o# O$ i. n* O; _5 s- J" r3 e1 M
沈简王朱模,是明太祖第二十一子。洪武二十四年(1391) 封于沈阳,因年幼未到封地,是年又改封潞州,永乐六年(1408)就藩潞州。八传至效镛,明亡国除。明朝一代,沈藩所封郡王25人。沈简王模,赋性谨厚,后人多博学者,有的负贤孝名,有的善文章,“时称沈藩多才焉” 旧《志》载:三代以来,同姓诸侯之盛,惟明为最。支派繁衍,宗姓遍于天下,而忠厚开国,独以沈藩称首。其平居遵礼守训,世有令德,无一切华奢积习,而约束严谨。诸王宗无故不得擅出,非启请批允不得兴讼。三百年间,宗民错处,俱以无事而安。9 U- y1 M* f9 W% V* t" j
: M4 |) |, k- r 沈王皇城遗址位于长治城内梅辉坡西面,建在原唐、宋节度使署址上。明嘉靖年间(1522—1566),福宪王在此修筑城门,城墙,建府第。府城围3里,高2.5丈,占地150亩,是1座规模宏大的小皇城。从南至北建有端礼门、承运门、体仁门、遵义门、广智门;内有承运殿、存心殿、进学宫、宝恩楼等,左右四隅皆有楼,各飞以琉璃,整个建筑金碧辉煌,雄伟壮观。清顺治元年(1644),李自成起义军刘芳亮部攻取潞安时,曾攻占王府。此后王府逐渐衰落,现仅残留皇城西北一部分土城墙。( W& t; L+ a, \7 k9 i8 X& G W. E
* _% b# A6 ]& ]" Z# x% @
明代,我国曾经涌现出许多抗倭英雄,山西长治人任环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。史书将他与余大猷、戚继光并称为抗矮的三大柱梁:“倭寇披猖,祸延三省。任环效命留都,余大猷经营两浙,戚继光驱驰闽海,类皆大国干城……”(《明史纪事本末·沿海倭乱》)他的抗倭事迹在当时广为传诵,名播海内,“童子皆知任别驾,岿然海上作金城”。美术家们画他,文学家们写他,戏剧家们演他,以他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盛极一时。明代名土王世贞、文徵明、唐顺之、王穉登都有赞颂他的诗文,和他同时的著名文学家归有光更是不吝笔墨,先后写了十二首诗,从不同角度塑造出了他的英雄形象。归有光有诗赞任环:“东仓白昼静城闉,烟火连天豹虎嗔。忽驾回潮趋海道,传呼尽避瘦官人。”; d& x* w" Z) g% g$ A' J* G
3 A0 D4 E/ B4 G* |& @+ s9 H- _
任环(1519-1558年),字应乾,明潞安府长治人,抗倭名将。
: N* C7 `+ U ~8 o8 N+ @, n- |+ y5 E" G% @- c
嘉靖二十三年(1544)进士,历任广平、沙河、滑县知县,他在任期间显示了很高的才能,于嘉靖三十年(1551年)升为苏州同知。他任苏州同知时,正是日本倭寇猖狂对我江浙沿海劫掠之际。我军民数十万人被倭寇残杀。他一到任,便积极组织乡民,进行操练,决心抵御倭寇的入侵。一次倭寇来犯,他率兵士数百,同倭寇展开了肉搏战。他身受三处重伤,不下火线,包扎了伤口,又率兵出战,斩杀和俘虏倭寇100多名,战后,他升为按察司佥事。第二年,倭寇又犯苏州。他令乡民在正面抵御,亲率一支部队袭击倭寇的后路,经过激烈的殊死搏杀,终于把倭寇打得大败。由于他抵御倭寇战功卓著,晋升为右参政。随后他又多次给倭寇以更沉重的打击。从此,任环之名使倭寇闻风丧胆。由于任环屡次抵御倭寇有功,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、晋升。嘉靖三十五年(1558),任环病逝,年仅39岁。任环死后,苏州百姓为他建立了祠堂,每年春秋,都要为他举行祭祀。任环著有《山海漫谈》3卷。光有诗赞任环:“东仓白昼静城闉,烟火连天豹虎嗔。忽驾回潮趋海道,传呼尽避瘦官人。”
D* D3 T9 G( j0 r; P4 e/ \! X
, D$ j+ x$ K" i Q& @/ O, P7 O# F 任环死后,埋葬在今长治市东北角的柏堠村一带。明朝首辅大臣徐阶为他撰写了长达千余字的墓志铭。以给事中徐师曾为首的三十余名大臣联名向明世宗上书,请求封赠任环。明世宗追赠任环为光禄寺卿,并下令在苏州为任环建祠立碑,春秋设祀。他死了三百年后,人们自动捐款,广力搜集,将他生前所著诗文辑成《山海漫谈》,表达了人民对任环的祟高敬意与深切怀念。
) J% X' M( F9 L, d) u. a9 k' \' U y
明朝正统以后,统治不稳,皇室兼并土地,扩充皇庄范围。朝廷宦官擅权,厂卫特务横行;军事上北患未已,南倭侵逼,战争耗费巨大;社会矛盾日趋激烈,人民不堪沉重负担,四处流亡。英宗天顺末,晋豫之民逃往荆襄地区的流民多达150万人。至嘉靖间,山西爆发10多次农民起事、起义和5次兵变,震撼了明廷。规模较大的是潞城青羊山陈卿起义。4 G6 b- E m) K" b5 Z
* x- {1 K/ \0 |* c0 h. L
嘉靖三年(1524),潞城县青羊里石埠头村民陈卿聚众起事,活动于太行山一带,数年间至5万人。义军以虹梯子(在今平顺县东)为据点,凭山抗拒明军。官府率兵围攻或招抚,皆无效。七年(1528)明廷调山东、河南、山西3省军队15万,4路攻青羊山,义军兵少,退守马武寨。后因河南林县乡绅郝世昌告密、指路,明军以利刃、蜡烛缚于山羊角,羊尾绑火鞭,于夜半燃鞭烛,使羊群冲寨栅,明军鼓噪而进,寨陷。陈卿弟陈来及王仲相等7首领与百余兵士被俘,陈卿突围西行遭伏击,力竭被俘,被押解北京处死。起事先后7年。嘉靖八年九月,夏言奏请皇上批准,在青羊山青羊村设置县邑。其中割潞城县十六里,壶关县十里,黎城县五里建县,先后用四年时间,县治初具规模,取县名为平顺县,意在取“剿平逆贼,地方顺服”之义。同时,在玉斗崖、蟠溪峰、白云谷设立三个巡检司,在玉峡、虹梯两关设险隘,开通道路,在花园口、鲁班壑、阱垴设堡,都置重兵,“控扼要害,长年戍守。”直至明王朝的覆灭。潞州同时获准升为潞安府。
9 L$ ~$ Z7 m( N- X! l% m
( s0 J* s ]6 F% \ 3 l, [- ?9 n7 B! a. T2 s
+ j2 F, ?- v6 y0 w. a 明崇帧十七年(1644)正月初,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在西安建国,国号大顺,建元永昌。正月初八,李自成亲率大顺军王力由西安出发,分兵两路进军山西。一路由磁侯刘芳亮统率从蒲坂抢渡黄河,占领山西芮城后,沿黄河北岸向东进军,渐次占领了平陆、垣曲。而后出山西占领河南怀庆地区,安抚地方后再次入山西,于二月十二日攻占了山西东南重镇泽州、潞安府。其后刘芳亮继而率军东下河南彰德府,取道磁州进入畿辅地区,协助李自成主力攻取北京。刘芳亮取潞安时,守土各官早已遁去,城门不闭,郡城不守。刘芳亮遂拥众入城,分置大顺各官,以孙明翼为防御使、师心知为府尹、刘延历为长子县令、张士英为屯留县令。沈藩定陶王呈秲同长子效锋闻义军至,拜墓毕,即同赴井死,以身殉社稷。刘芳亮攻占沈府,执沈王迥滼,留宫中搜括金银、销熔宝器数日。又追索郡王、宗室、乡绅及故宦子孙、乡士大夫捐助,对于死去的官吏,复收其子孙。严刑酷拷,敲扑之余,继以炮烙。稷山王效鈦、陵川王效链、右副都督同知郑其心、昌平知州焦祟功,皆惨弊于酷刑之下。大索金银,动以千万计。无一得免者。各县也都如此执行。刘芳亮率军东下河南离开时,挟沈王迥滼于马上北走,迥滼后不知所终。留起义将领刘忠据守郡城,8月,驱在城男子八岁以上者,悉数出城,折毁四关及附近角沿村、李家庄、五马村等处村舍,只剩长治孤城屹立。10月清兵自泽州北上,刘忠并各官皆逃去。清兵占据潞安。所至秋毫无犯。以匿于民间的明通判冯圣兆摄冀南道事。以次诛杀大顺防御使孙明翼、府尹师心知、长子县令刘延历、屯留县令张士英等。随即清兵北上攻太原,刘忠虚复来攻潞安城,缚云梯,穿地道,几至失陷。署道冯圣兆登城固守,攻之不克。清兵自太原赴援,潞安围解。2 i2 t9 l, L/ J' b7 s
9 j! ?1 _3 F) x+ N
9 L9 Y" H; d9 `2 D
& A/ r: x$ v4 u0 t% [ 明代商业经济领域为世瞩目的现象,是山西商人的兴起。明代中国商人按地域分,有徽商、西商、江右商、闽商、粤商、吴越商、关陕商等,其中徽商、西商实力最强大。徽商即南直隶微州(今安徽歙县)之商人,因境内有新安江,又称新安商人。西商即是以山西平阳(临汾)、潞(长治)、泽(晋城)商人为代表的晋商。有时与关陕商合称山陕商人。
" Z8 D% R( r: V% A0 L, R+ M
8 z y/ ]! a0 t8 u 谢肇制《五杂俎》卷4称:“富室之称雄者;江南则推新安,江北则推山右(山西)…山右或盐或丝,或转贩,或窖粟,其富甚于新安。” 明人沈思孝在《晋录》中是怎么说的,“平阳、泽、潞豪商大贾甲天下,非数十万不称富。”+ E* b6 G1 Q/ ]6 T, _
5 q' w r7 \. N 晋商起家者多为太原以南平阳、泽、潞、汾州等府及晋北大同府,太原县、代州者亦多。晋商之兴起的原因,主要得益于地理人文环境条件。明初北方为抵御蒙古攻扰,于长城沿线设九边,横贯东西。这一绵长的军事线形成巨大的军事需求市场,茶、马、盐、铁与军粮军饷开支为市场必不可少,山西及长治处在南北民族接触的枢纽地带,利之所趋,商贸必然活跃。潞商作为晋商中的一个支派,与晋商一样,也在明初实行的“开中法”中得到了实惠。所谓开中,就是让商人把粮食输送到指定兵站,然后发给盐引(贩盐许可证),准许其贩盐作为报偿。对盐的经营权,历朝历代都由国家统管。开中法的实施,无疑给山西商人的兴起带来极大的机遇。晋商以近便的地理条件捷足先登,成为中国第一批中盐商人。在以后的二三百年间,晋商几乎垄断了全国的所有盐业,河北、淮扬、福建、四川、云贵……,到处都是山西的大盐商,其资本浩大,“百数十户,蓄资以七八千万计”(《从政录》)。泽潞商人因地域相连很自然地在晋商中形成了“泽潞之纲”(《长芦盐法志》),“纲”就是行帮群体,这是潞商形成的最早形态。
: |; L5 J+ m* Y- l ~: e( o1 L. e' j& b* v, S
8 @* N( y& L6 L3 I$ W2 c: s
+ \1 W; y# k3 o( p
明代长治丝绸织造业发展迅速。明洪武中,朝廷在山西设立织染局,主管为皇家派造潞绸,在潞州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北方织造中心,上党的潞绸被列为贡品,声誉极高。当时,潞州六县有桑树8万余株,织机9千余张,分为6班72号,各机户均被登记在册,发给执照,犹如职工档案。明朝政府每十年在潞州派造潞绸4970匹。所谓“潞州机杼斗巧,织作绮丽,衣天下”。$ E0 B: q. Q V; C& D9 i7 B
6 p2 r! Q' t2 |, Q 明中后期,潞绸有钱人家乃至一般平民皆可衣用,且流行于外夷。潞绸原料为蚕丝,潞绸之兴带动了销售蚕丝的丝行,购丝“远及川湖之地”。潞绸商铺开设于外地,北与蒙古人交易。河北宣化即有潞州绸铺、泽州帕铺,明末北京前门多有晋商绸店。, r, M; v2 }# E
6 K; f- T5 H, B m0 p# W9 _; Q! ~" U
但到明末,潞绸业因天灾人祸趋于衰萎。万历十四年至十八年(1586——1590),潞安府潞城、黎城、屯留等县大旱,桑树枯槁,蚕丝大减,而明廷“商税苛繁”,“征榷之使急如星火,搜刮之令密如牛毛”。十余年间,坐派潞绸15000匹,用银80064两;造成机户困急、赔累难支,使荡产破家者甚多。
( f' O8 J) [- E, r w/ x4 N
( b5 `( C( d5 w/ c+ p6 K 与潞绸同负盛名的潞安砂器精致适用,嘉靖间成为贡品,万历时吕坤上《停止砂锅潞绸疏》载,嘉靖间征派潞安府砂器为5000个,次年剧增为15000个,万历十八年(1590)更增至19500个,合银110余两。其每个仅值5厘多,而耗运费大大高于器物工本,原用荆筐装运,嘉靖间又改为红木柜装置,运费尤重,万历间又规定以白净棉花垫塞,购棉需到河南,兼之沿途打点,成本费高得惊人,达工本价26倍之多。这类贡品皆系征派,潞州之民实在不堪负担,故砂器业急剧衰落。及至清初,统治者较明代更为苛刻,潞绸及砂器业更加衰敝不振了。
6 n+ |- n1 f g; W2 O# A# S- N# V4 h- J% c* d, m& a
明代潞州烧酒是山西的名酒,明人谢肇制《五杂俎》卷11称“襄陵甚冽,而潞酒奇苦”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