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精彩图文

楼主: 崔兴威

一门百相辅的千年望族——博陵崔氏(转)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0-8-5 15:00
  • 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5-27 10:58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本家注意了:    理清郡望堂号,字辈派系,始迁祖,何时从何地迁居,这样便于寻根 !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0-8-5 15:00
  • 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5-28 17:04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永胜本家说的好
    9 F8 w3 U" m0 _+ E) e
    多多互动交流,真诚吐露心声,热心相互帮助,齐振崔氏威名
    % e8 b3 s+ e: O+ u) G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0-8-5 15:00
  • 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5-30 09:01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博陵崔氏在任上注重实绩,为百姓广为称颂。由于崔氏儒学和政绩日渐卓著,使得博陵崔氏跻身东汉名门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0-8-5 15:00
  • 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6-1 07:53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魏晋时期,由于士族制度盛行,博陵崔氏家族有了进一步发展。史称:博陵人崔赞,少与中领军许允俱名冠冀州。他于魏高贵乡公曹髦在位时仕至吏部尚书,后来迁升为左仆射。其子崔洪,在西晋任吏部尚书,是位很有性格的人物,有“骨鲠不同于物,有过,辄面折之”的记载,但他极其清廉,从不以权谋私,而是“举用甄明,门无私谒”。(见《晋书》卷45《崔洪传》)在西晋奢糜腐朽的环境里,崔洪能够鹤立独行、自守节操是极其难能可贵的。在两晋崔氏士族中,《晋书》为之立传者仅有博陵崔洪,足见其在当时社会有很强的影响力。到东魏、北齐时,受北朝错综复杂的政局影响,博陵崔氏的政治地位有了进一步提升,涌现出了崔暹、崔季舒与崔昂这些风云人物。史截:文襄高澄皇帝“欲假暹威势”,遂“待以殊礼”。崔暹先后弹劾了尚书令司马子如及冀州刺史韩轨等,被迁升为度支尚书兼右仆射。崔昂也是“受文襄密旨”,以法制裁权贵,收到了“内外齐肃”的效果,任尚书左丞兼度支尚书。(见《北史》卷32《崔挺传》) , D' Q5 R; u% f% j  n& D2 m+ D9 Y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0-8-5 15:00
  • 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6-4 16:18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家谱可为研究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提供有力佐证。如明朝初年的洪洞迁民,正史中虽然也有记载,但不甚详细,而家族谱 (尤其今河南、山东等地家谱)中记载得较为详备。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发表于 2010-6-7 15:54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0-8-5 15:00
  • 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6-7 17:00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
    回 165楼(安徽崔志刚) 的帖子

    志刚本家常来交流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发表于 2010-6-10 15:19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
    回 160楼(崔兴威) 的帖子

    理清郡望堂号,字辈派系,始迁祖,何时从何地迁居,这样便于寻根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发表于 2010-6-10 16:21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
    回 167楼(安徽崔志刚) 的帖子

    支持下     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0-8-5 15:00
  • 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6-13 11:59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史载,崔氏“自汉迄唐蜚声延誉,甚盛益兴,与荥阳郑氏,范阳卢氏并为千年旧族……闻人达士先后相望也。”自汉至宋,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,博陵及清河崔氏高官显宦不绝。南北朝时,崔氏(包括清河崔氏)为相者竟有十人,获得爵位者二十六人;累至盛唐,为相者竟不可思议的多达二十七人,朝野五品以上官员400余人,堪为一时之盛,其他家族无出其右。因此崔姓也被称为“宰相之姓”。当时民间流传有“崔家丑女不愁嫁,皇家公主嫁却愁”的说法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北朝及盛唐的历史,有相当一部分是崔氏人写就的,成为一方郡望自在情理之中。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 
    做人要厚道,看帖要顶!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 ←【左边有快捷回复哦】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关于我们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联系我们| 加入收藏| 设为首页| 意见反馈| 中华崔氏网

    QQ|Archiver|手机版| 中华崔氏网 ( 苏ICP备15036060号 ) |网站地图

    声明: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,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。

   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,均属于个人观点,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!

    GMT+8, 2025-1-6 17:19 , Processed in 0.060054 second(s), 13 queries , File On.

    技术支持:中华崔氏网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